林海教案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林海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林海教案 篇1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事物和結(jié)合景物描寫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學習掌握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6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難點: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作者蘊涵在文章里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鵬博士教學軟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林海
問:你們看到這個題目時想到了什么?
[我們學過《美麗的小興安嶺》,在我國內(nèi)蒙古高原東部,還有一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叫大興安嶺,那里群嶺起伏,森林茂密,生長著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實的林海。今天我們就來這課學習。
二、輕聲讀課文,指名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1、講來大興安嶺前的想法。
2、講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
3、講大興安嶺的林多。
4、講落葉松多。
5、講林間的野花美。
6、作者由看到的景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7、講參觀林場的見聞和感受。
三、讀課文,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出示課件
按下列提綱,說說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1、大興安嶺的嶺
2、嶺上的林
3、林中的花
(二)課文中幾次講到親切與舒服?作者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五、指導學生分段
1、自讀課文,思考:按參觀順序全文可分幾段?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講剛進入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的感受。
第二段:(2---6)講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第三段:(7)講參觀林場的見聞和感受
六、課堂小結(jié)
七、作業(yè)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朗讀全文,想一想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qū)懥趾5模?/p>
二、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的第一段,思考:
我一走進原始森林有什么感覺?這種感覺是怎么產(chǎn)生的?(板書:親切、舒服)
2、講讀第二段
(1)多媒體顯示。指名讀第二段。
(2)問:興安嶺的嶺有什么特點?哪些詞寫出嶺的溫柔?
理解溫柔、盛氣凌人,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3)讀第三自然段,出示多媒體課件,看看大興安嶺的林有什么特點?
多媒體顯示第三自然段。知名度,理解品句
眼睛看到的到處是綠的;茫茫的一片林海,說明林很多;不同的綠色說明樹木的品種多。
(4)小結(jié):這一自然段講大興安嶺是林海。
(5)多媒體顯示第四自然段。理解品句。
這里把落葉松比成什么?浪花指的是什么?
(6)齊讀第五自然段,理解品句。第四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把大興安嶺看作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的()、()之情。
(7)多媒體顯示第六自然段。理解品句
為什么說它的美麗與建設(shè)結(jié)尾一體,美得并不空洞?清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理解空洞、千山一碧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親切、舒服的感覺。
四、課堂小結(jié):
五、作業(yè) :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準備背誦課文的第三至六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復習鞏固
1、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作者從那幾方面寫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
2、讀句子,想想分別描繪了怎樣的圖畫,再說說這樣寫號在哪里。
(1)這里是落葉松的海洋。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那時寫俏麗的百花,樹干時銀白色的。
(2)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輕松座山,白樺圍裙,還穿著繡花鞋。
二、學習課文的第三段
1、自讀課文第三段,思考:[多媒體顯示第三段]為什么到了林場,我這種親切之感加深厚了?
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的?人與山的關(guān)系更加密切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為什么說由今天看來,她的確有興國安邦的意義?理解興國安邦
三、總結(jié)全文: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作者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
2、本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寫了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和作者的聯(lián)想。]運用了那些方法?[擬人、對比、比喻]
3、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4、指導學生概括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寫了大興安嶺的景色特點和作者的聯(lián)想,表達對大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四、鞏固練習:
1、寫出帶點的反義詞
林海不但能夠萬古長青,而且可以綜合利用。綜合-------()
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溫柔------()
它的美譽建設(shè)結(jié)尾一體,美得并不空洞??斩?---------()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并回答問題。
這個嶺字,跟秦嶺的嶺可大不一樣。這里的嶺的確很多,()
折斷化石把大興安嶺和()比較著寫,大興安嶺的特點是(),而秦嶺的特點是()。
3、練習背誦課文的3--------6自然段
五、作業(yè) :
生字組兩個詞;練習用缺乏、恰好造句。
林海教案 篇2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林海就是指美麗的大興安嶺。那么,大興安嶺為什么被稱為林海呢?誰來根據(jù)板書說說看:
板書: 嶺多
13、林海 林多 花多
2、這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這三個部分!
二、學習嶺
1、先請聽老師讀課文,同學們細細體會:嶺是怎樣的?
2、嶺的哪一個特點你印象最深?再讀課文,感受一下!
3、那么課文哪些地方寫出了嶺的溫柔,劃出有關(guān)的句子。
4、一位置討論:從這些句子中,你是怎么體會到嶺的溫柔這個特點的?
討論讀句談感受再讀欣賞美
5、小結(jié):從同 ……此處隱藏10129個字……、動態(tài)和色澤。)
③比較句子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燈片出示。
A.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B.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像海邊上的浪花嗎?
(采用反問句式,語氣更委婉更親切。)
理解句子中的比喻,看教學掛圖或書上插圖直觀體會。
④朗讀第4自然段。
(4)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
②“花”的特點是什么?作者是怎樣把特點寫具體的?
③比較句子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燈片出示。
A.花從里還隱藏著像瑚珠似的小紅豆,興安嶺中酒廠所造的紅豆酒就是用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很好。
B.花叢里還隱藏著小紅豆,興安嶺中酒廠所造的紅豆酒就是用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很好。
(用比喻的手法寫出了小紅豆的可愛。)
(5)小結(jié)。
①讀“學習提示”,歸納學法。
②配樂讀課文第2-5自然段。
③這幾個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是什么關(guān)系?
(總起一具體敘述。)
4.布置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3、4題和第6題的(1)。
(2)熟讀第2、4自然段。
林海教案 篇9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十一冊第19課。
教學要求:
了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學習作者善于細致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jié)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shù):
教具準備:
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注。
4、了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采用學生自學_____ 四人小組討論_____教師
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溫柔的嶺,色彩明
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
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yè)
1、抄寫課后練習4
2、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
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jù)課后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9課____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jīng)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
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
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
愛,字里行間充滿著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
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 根據(jù)要求快速閱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后產(chǎn)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jié)課
文,并用“ ” 劃出這些句子。
(二) 以作者感情變化為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
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
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
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后改變了原來的看法,
是真情實感??!
(3)小結(jié):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
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么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后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shè)結(jié)為一體, 使作
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么美麗,
它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么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
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
(嶺、林、花)
A、 “嶺”有什么特點?(多、溫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采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
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么特點?(林的特點:多____林
變成海;從顏色看種類很多。)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
2/3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著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么?(落葉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么?(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
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
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
(采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jié):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群嶺起伏寫成海
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
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后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
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 林中的“花”又有什么特點?讀、議句子。
B、 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 (到處都是);
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為大興安嶺增
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
大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
為裙,還穿著繡花鞋。
(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
圖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jié):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