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亚洲人77777在线观看-思思久久精品6一本打道

  • <center id="oimoa"><cite id="oimoa"></cite></center>
    <center id="oimoa"><small id="oimoa"></small></center>
  • <center id="oimoa"></center>
  • 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文檔 > 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6-13 21:35:34
    【實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合集六篇

    【實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⒈理解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

    ⒉初步學習運用換算的方法計算物體的重量。

    活動準備

    教具:貼絨動物(一只羊、四只貓、八只小雞)貼絨天平兩只,幼兒操作材料貼絨水果(一個菠蘿、三個蘋果、四個橘子)。

    活動過程

    一、它們一樣重,初步感知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⒈水果來比重

    師:今天三種水果想來比重量,看看誰和誰比了?幾個菠蘿和幾個梨一樣重?

    那梨也要來和橘子來比一比,它們比的結果是什么?誰和誰一樣重?

    ⒉幼兒猜測

    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想一只菠蘿和幾只橘子一樣重?(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天平的另一邊放上四只香蕉)

    ⒊幼兒介紹自己換算的方法

    師:你算出來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教師示范方法,我們知道一只菠蘿是和兩只梨一樣重的,那我們再把一只梨換成兩只橘子,現(xiàn)在你們知道一只菠蘿和幾只梨一樣重了?

    ⒋幼兒操作用同樣的方法比較動物之間的重量

    師:這里有誰?請幼兒說說誰和誰是一樣重的?(知道一只羊和三只貓一樣重,一只貓和三只小雞一樣重。)

    再次提問:那一只羊要和幾只小雞一樣重呢?請你們

    教師演示貼絨教具:將一只貓?zhí)鎿Q成三只小雞,再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一只羊有幾只小雞重。(九只)

    二、看誰算得快,幼兒進一步感知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⒈幼兒學習比較重量

    師:剛才我們通過動物之間的換算,知道了一只羊和九只小雞一樣重,下面小朋友們的操作紙上還有兩題,請你們幫水果們算一算答案是多少,可以拿盒子里面的圖片擺一擺,算出來以后在相應的天平空格中填上數(shù)字。

    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⒊講評:你的操作結果是什么?一只蘋果和幾只橘子一樣重?為什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操作中觀察比較,認識球體和圓柱體,知道它們的特征。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比較、辨別能力。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事先認識了圓形、長方形

    (材料準備)手表、1圓硬幣若干、鑰匙圈、皮球、木珠、畫有圓形的紙、電池、小鼓、杯子、藥瓶、胡蘿卜、圖畫紙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球體:

    1、出示手表、1圓硬幣、鑰匙圈,讓幼兒觀察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圓形)

    2、轉轉——將1圓硬幣豎起在桌上快速轉動◆思考:這圓圓的硬幣在轉動時象什么?(象球)

    重點:3、摸摸——硬幣:平平的木珠:鼓鼓的

    4、滾滾——將硬幣扔在桌上,發(fā)現(xiàn)它不會滾動將木珠、皮球扔在桌上,發(fā)現(xiàn)它會滾動

    5、說說——小結,歸納:平平的圓是圓形;立體的圓,會滾動的圓,從任何方向看都是圓形的是球體。

    6、找找——日常生活中見到、用到的東西哪些是球體?哪些是圓形?

    7、添添畫畫——出示畫有圓形的紙,引導幼兒思考,添畫幾筆,看看象什么?其中幾個圓形變成球體了?

    二、認識圓柱體:

    1、疊疊——出示1圓硬幣,引導幼兒說出其形狀

    將硬幣疊起來,讓幼兒觀察硬幣疊起來后像什么形狀?(圓柱體)

    2、看看——圓柱體是怎么樣的?讓它躺下,會怎么樣?(滾動)

    u小結:兩端是兩個一樣大小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是圓柱體。

    3、找找——教師出示全部實物,讓幼兒尋找哪些是圓柱體?

    重點:討論:藥瓶和胡蘿卜是圓柱體嗎?(不是,因為它們兩端不一樣大,中間部分不一樣粗。)

    4、說說——日常生活中見到、用到的東西中,哪些是圓柱體?

    5、做做——出示長方形的圖畫紙,引導幼兒思考:能把它變成圓柱體嗎?(討論)

    幼兒動手操作:引導幼兒注意將它制成兩頭一樣大小,中間一樣粗的圓柱體(望遠鏡)。

    三、結束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2、在游戲活動中,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fā)展初步的位置觀念。

    3、能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二、活動準備

    小動物圖片,畫好的樓房,套在手上幫助幼兒區(qū)別左右的花,山羊的頭套

    三、活動過程

    1、導入師:小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幾只手呢?——兩只。

    師:那我們是如何區(qū)分這兩只手的呢?——我們有左手和右手。

    師:右手帶上花老師帶花的手是左手還是右手?我們每個人除了有兩只手,身體上還有那些部位也是兩只的呢?——兩只腳,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師:那我們可不可以也用左和右來區(qū)分兩只腳,兩只眼睛,兩只耳朵呢?——可以。

    師:我們來玩一個小游戲《大風吹》,老師吹到"哪里"小朋友們就趕快把"那里"給遮住,不要讓老師吹到了。游戲環(huán)節(jié)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呢,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個小動物,看看它們是誰。出示動物圖片——小豬,小熊,小貓,小猴,小兔,小狗。

    2、哪個是我的房間?

    師:森林里還有一位善良的山羊伯伯助教老師帶著山羊的.頭套出場為小動物們蓋了一棟非常漂亮的樓房,請小朋友們從下往上數(shù),數(shù)一數(shù)這棟樓房有幾層?——三層。

    師:每層有幾間房間?——兩間。

    師:那我們怎么來區(qū)分兩間房間呢?——左邊的房間,右邊的房間。

    師:(小豬最心急,問山羊伯伯:"我是哪個房間呢?"山羊伯伯說:"你是三樓左邊的房間。")請問小朋友,小豬的房間是哪個呢?來把小豬送回家。請小朋友依次回答小動物住在哪個房間,并把小動物貼在相應的房間里

    師:我們善良的山羊伯伯也累了,讓我們跟山羊伯伯說一聲"再見和謝謝"。

    3、動手圈一圈師:出示書本上帶有小動物和"左"、"右"標志的題目請小朋友們看看兩個小方格,紅色的小方格是在哪一邊?如果是在左邊就請小朋友把住在左邊的小動物圈起來。如果紅色的小方格在右邊就請小朋友把住在右邊的小動物圈起來。

    4、活動總結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左和右,還把小動物都送回了房間,真棒!還有我們善良的山羊伯伯,蓋了這么一棟漂亮的樓房給我們的小動物住,讓我們去找找山羊伯伯,謝謝它好不好?

    四、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兩只手拿兩樣東西,告訴爸爸媽媽:"我的左手拿的是……我的右手拿的是……"

    活動反思:

    以游戲貫穿整個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度過,幼兒對整個活動有很高的興趣,并初步掌握“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中幼兒有自主權選擇自己喜歡的組,很好地讓幼兒得到互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shù)量為“5”的水果分成兩份,感受和發(fā)現(xiàn)多種不同的答案。

    2.探索運用符號.標記和數(shù)字等記錄自己分水果的結果。

    3.能夠積極地參與猜測和討論活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

    學習將數(shù)量為“5”的水果分成兩份,感受和發(fā)現(xiàn)多種不同的答案。

    活動難點:

    探索運用符號.標記和數(shù)字等記錄自己分水果的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掛圖(三)中的25個蘋果,人物頭像,水果,分合號;教學掛圖(一)中的數(shù)字。

    2.學具:幼兒用書第13頁《分物操作底板.數(shù)的分合底板》第15頁《實物卡、數(shù)卡、符號卡》的操作材料,將爸爸媽媽、男孩和女孩的頭像分別貼在分物操作底板上,同時將各種水果卡片(計20張)裝在盤中,每人1盤;1張記錄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師:這里有幾個蘋果?

    師:如果要把5個蘋果分給兩個不同的人(如爸爸和媽媽),他們每人會分到幾個蘋果?

    討論:爸爸媽媽每次分得的蘋果數(shù)目相同嗎?怎么不同?

    二、分水果(一共提供20個蘋果,每次5個蘋果)

    1.請個別幼兒演示將5個蘋果分給爸爸媽媽,集體講述分蘋果的結果。

    師:5個蘋果分給爸爸幾個?分給媽媽幾個呢?(教師可以在黑板旁邊用數(shù)字記錄一下)

    師:如果將5個蘋果再次分給爸爸和媽媽,爸爸媽媽分到的蘋果數(shù)量要和剛才不一樣,我們可以怎么分呢?(請一名幼兒上來再次分一分)

    師:這次爸爸分了幾個蘋果?媽媽分了幾個蘋果?(引導幼兒講述分蘋果的結果,同時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師:老師還要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分蘋果,聽好分的數(shù)量要和剛才分的不一樣,比如:爸爸剛剛已經分過3個蘋果了,媽媽已經分過2個蘋果了,那么這次不能再分給爸爸3個,媽媽2個了,要分的和剛才不一樣,誰愿意上來分的?(再次請幼兒上來分蘋果,強調要分的數(shù)量剛才沒有過)

    師:這次爸爸分了幾個蘋果?媽媽分了幾個蘋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師: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分法了?(教師再請一個幼兒上來分,然后在黑板上記錄)

    三、幼兒操作活動,分桃子(20個桃子)

    1.師: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盤子里有什么水果?共有多少個?

    2.引導幼兒觀察分無操作底板

    師:操作底板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師介紹活動內容與要求。

    師:每次從盤子里拿5個水果,把它們分給操作底板上的兩個人;每人每次分得的水果數(shù)目不能相同;分一次在記錄單上記一次,記錄的結果要和分的結果一樣。

    4.幼兒自己操作分桃子,教師作適當?shù)闹笇А?/p>

    四、交流展示記錄單

    教師選取幼兒的幾張記錄單通過投影儀和幼兒一起分享、交流;交流完后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記錄單若有錯的及時改過來。

    五、總結

    師:5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答案。

    活動延伸:

    區(qū)角活動:可以提供幼兒用書第29頁《看圖按特征分類記錄》的材料,引導幼兒完成“分糖果”、“分紐扣”的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目標:

    1、學習數(shù)形配對,并區(qū)分6和9,復習9以內的數(shù)字。

    2、初步了解數(shù)字的不同排列可以組成不同的電話號碼。

    3、通過編電話號碼,感受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shù)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快樂。

    準備:

    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

    2、小猴、小熊、小兔的圖片各一

    3、幼兒每人兩份操作圖

    4、鉛筆人手一支

    5、玩具電話機一部

    過程:

    一、看圖編電話號碼

    師: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下個星期,我們班有兩個小朋友要來過生日了,我們邀請幾個小動物一起來分享生日蛋糕,好嗎?請小朋友幫忙想個辦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們呢?(寫信、打電話、到家里去請、上網、發(fā)Email等)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你覺得這些辦法中什么辦法最好最快呢?(打電話)

    師:那我們就打電話邀請它們吧!我們要先查一查小動物的電話號碼。我們先來查一下小猴家的電話。(出示小猴圖片、幾何圖形組合圖)咦?怎么只有圖形沒有數(shù)字呢?別著急,號碼就藏在這些圖形里面呢!(引導幼兒觀察圖形并記錄數(shù)字583469。請6位小朋友一起來示范)這就是小猴家的電話:583469(跟老師讀兩遍),(請一幼兒上來打電話給小猴:喂,你好!是小猴嗎?我是月亮班的小朋友,下個星期,我們有小朋友過生日了,我請你來吃蛋糕,好嗎?好的,再見!)

    師:小猴家的電話終于打通了,我們還要查一下小熊和小兔的電話。(出示小熊、小兔的圖片、幾何圖形組合圖)它們的電話號碼也藏在這些圖形里,不過,我要請小朋友來找了,找出來了把數(shù)字寫在老師發(fā)的紙條上,看誰找的又快又對。(也可考慮分兩組同時進行操作)(操作結束后,請幼兒把正確號碼寫在黑板上:583496、582734)兩組各派一個代表打電話邀請小熊和小兔。

    二、感知數(shù)字的變化

    師:電話終于打通了,我們小朋友真能干。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幼兒拍手)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猴家的號碼有幾個數(shù)字?小熊家的呢?小兔家的呢?這些號碼都有6個數(shù)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呢?(因為數(shù)字的排列不同)

    觀察:這三個號碼有什么不一樣的呢?(小猴家的號碼是6、9,小熊家是9、6,小兔家沒有這兩個數(shù)字,有的是2、7)相同的是什么?(三個號碼都是6位數(shù),前兩位都有5、8)

    師:老師經常要把6和9搞錯,請小朋友來幫幫我,怎么樣才能記住6和9。(讓幼兒說出6的圓圈在下面,9的圓圈在上面)

    師:這三個號碼中一共用了哪些數(shù)字寶寶?(幼兒說一個,教師出示一張數(shù)卡)還有哪個數(shù)字寶寶沒出來?(1)出示0:你們認識這個數(shù)字嗎?(教師給數(shù)字寶寶按0——9的順序排好隊:這些有趣的數(shù)字寶寶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看:1象鉛筆細又長,2象小鴨水上飄,3象耳朵聽聲音,4象小旗隨風搖,5象秤鉤秤重量,6象豆芽咧嘴巴,7象鐮刀割青草,8象麻花擰一道,9象勺子能盛飯,0象雞蛋做蛋糕。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

    師:我們的電話號碼就是用0——9這些有趣的數(shù)字編出來的,小朋友家也有電話,但都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們就請每個小朋友開火車來把自己帶過來的號碼大聲地讀給大家聽,以后有什么事你們可以互相打打電話。

    (1)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邊讀邊說說由幾個數(shù)字組成的)

    (2)小結:我們山觀地區(qū)家里的電話和小靈通號碼都是由8個數(shù)字寶寶組成的,手機號碼是由11個數(shù)字組成的,常用的比較特殊的電話象110、119、等只有三個數(shù)字組成。

    四、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可以作為延伸活動)

    1、師:這些數(shù)字真有趣,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呢?下面我們小朋友來做件好事,用數(shù)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這樣就方便大家聯(lián)系了,你們說好不好?(幼兒自編號碼、有意識地請幾個孩子上來念念所編的號碼)

    2、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教師裝訂)

    結束語:一本電話簿編好了,我們趕緊出去告訴其他小動物,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看三幅圖列算式,感知加法算式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學習4的加法。

    2、進一步理解"又來了"、"一共"的實際意義,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

    3、通過游戲復習4以內的組成及加減法。

    活動準備:

    1、實物圖6幅。

    2、材料紙人手一張,放大材料紙一份。

    3、魚池4個,標有算式或分合式的魚人手1條。

    4、音樂《郊游》、《歡樂舞》。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復習4以內的組成。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動物王國玩,你們說好嗎?哎呀!通往動物王國的路上有一條河,我們先坐著碰碰船去吧。

    老師的船和你的船合起來是4。師:嘿嘿!我的1船碰幾船?幼:嘿嘿!你的1船碰3船,1和3合起來是4。教師和幼兒玩碰船游戲。

    船靠岸了,我們手拉手走吧!幼兒隨《郊游》做動作。

    2、學習4的加法。

    (1)動物王國到了,動物王國有三個城門,只有把門都打開,才能進去??墒情T上都有密碼,我們必須把密碼解開,才能打開門。先來看第一個城門,上面有三幅圖,記的是一件事。誰會用一句話講清楚?先講第一幅圖,想一想第二幅圖怎樣講?(注意用又來了)把兩幅圖連起來說說。第三幅圖應該怎樣講?一共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就是原來的3只蝴蝶,又飛來了1只,現(xiàn)在一共有4只)大家一起把三幅圖講一遍。這件事我們可以用一道什么樣的算式記錄下來?你來說老師記。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第一個城門的密碼解開了,門打開了。

    (2)現(xiàn)在我們來看第二個城門上的密碼。出示三幅圖,這三幅圖記的也是一件事,誰會用每幅圖用一句話講出來?他講的對嗎?我們大家一起來說說看?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用一道算式記錄,誰會記?他記得對嗎?我么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第二個城門的密碼也被解開了。

    :剛才第一、第二個城門上的密碼都是算式,而且都是4的加法,今天我們又學了一個新的本領,就是4的加法。一起把這兩個算式讀兩遍。

    (3)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第3個城門,第3個城門上也有密碼,請每個小朋友都來解一解。

    幼兒操作,請兩名幼兒上來記錄。教師講評。

    第3個城門也被我們打開了,小朋友真棒!一起拍手表揚表揚自己。

    3、送落葉游戲。

    我們來到了動物王國,瞧!許多動物都在歡迎我們呢!聽!動物們都唱著歌,我們也一起唱吧!"小樹葉飄呀飄,飄到了我們身邊""呀!小樹葉身上還有算式,我把它放到籃子里去。它的算式是3+1=,那么把它放在4號籃子里。""你見到的樹葉應該放在那個籃子里呢。"幼兒拿放樹葉,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

    4、結束活動。

    樹葉都撿到籃子里去了,動物王國要開一個慶祝舞會。邀請我們大家也參加,幼兒隨樂跳起《歡樂舞》。

    《【實用】大班數(shù)學教案合集六篇.doc》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文檔為doc格式